2021-10-08 16:40:00 來源:重慶日報 瀏覽次數: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社會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锻ㄖ窂娬{,要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全社會廣泛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普及黨史知識,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在全社會開展“四史”宣傳教育,使人民群眾通過了解中國共產黨為國家和民族作出的偉大貢獻形成對黨的初心宗旨的認同,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用黨的理論成果和偉大精神武裝激勵人民群眾,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為此,要以正確歷史觀引導人民群眾,以豐富的活動感染人民群眾,以互聯網平臺吸引人民群眾,充分發揮“四史”宣傳教育在全社會的凝魂聚力作用。以正確的歷史觀引導人民群眾。歷史觀是人們關于歷史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正確歷史觀是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回顧過去、總結歷史規律,展望未來、把握歷史前進大勢。正確的歷史觀可以引導人民群眾正確認識和評價歷史,從歷史中看到當前的發展方向與前景,自覺按照歷史規律和歷史發展的辯證法去辦事。在“四史”宣傳教育活動中,要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通過正確的歷史觀引導人民群眾準確把握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要引導人民群眾正確認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是為人民謀幸福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要引導人民群眾明確歷史發展不是一條直線,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的成就和正面經驗是主要的,但也要鄭重對待發展過程中的錯誤,正確認識并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要引導人民群眾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從歷史發展規律和時代進步潮流中得到啟迪,增強歷史自覺和奮斗自覺,不斷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推向前進。
以豐富的活動感染人民群眾。在全社會開展“四史”宣傳教育這一要求落實在具體實踐中,就是要依據受眾特點與心理,注重方式方法創新,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任務。豐富活動形式與載體,破除照本宣科式說教。要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讀書學史、基層宣講、學習體驗、致敬革命先烈、學習先進模范、紅色家風傳承、全民國防教育和群眾性文化等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多樣化地展示“四史”內容,使“四史”宣傳教育融入人民群眾的日常工作與生活,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弄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要細分宣傳教育受眾,實現知識精準傳播。在開展活動前明確受眾群體,根據受眾的年齡層次、文化水平、工作性質及生活環境等特點,選擇通俗易懂、接受度高、感染力強的活動形式,增加人民群眾在獲得知識時的趣味性,提高其參與活動的自覺性與積極性,實現宣傳教育效果最優化。用好黨的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要善于利用紅色資源這一生動教材,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內涵,合理開發利用紅色陣地,創新轉化紅色文化,傳承發揚紅色精神,進而不斷豐富“四史”宣傳教育的陣地、載體與內容,提升人民群眾的學習體驗與思想感悟。
以互聯網平臺吸引人民群眾。媒介技術的迭代不斷更新著信息傳播格局,互聯網平臺已成為人民群眾不可或缺的生活空間,要拓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廣度、力度、深度,既需要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下宣傳教育活動,也需要將“四史”宣傳教育搬上互聯網。突破時空局限,拓展傳播邊界。要依托新技術,建立網上紀念館、革命遺址、博物館和史料數據庫等,增加人民群眾知識獲取與學習的便利性;用VR等技術模擬歷史場景,生動重現歷史事件,講活紅色故事,讓體驗者身臨其境感受紅色歷史。打造融媒體矩陣,拓展傳播載體。要大力支持、鼓勵將“四史”知識通過圖解、音頻、視頻、動畫、H5等形式生動呈現,通過微博、微信、微視聯動帶來的微電影、微直播、微視頻、微動漫等,借助算法技術進行定期定向推送,以適應網民碎片化輕閱讀習慣。運用議程設置,促進上下聯動。要增強主動意識,通過新媒體平臺策劃設置互動話題、互動專欄,引導宣傳教育過程中不同輿論場域的相互交流與內部互動,實現線上線下聯動,營造濃厚的宣傳教育氛圍,使人民群眾將“四史”中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在、光明宏大的未來串聯起來,自覺將學習的熱情轉化為在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的實際行動。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中國網絡空間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效果及其優化研究”(19CKS030)成果]
(作者單位: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重慶市委黨校分中心)
上一篇:在“四史”大視野中堅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自信 下一篇:最后一頁